家长朋友,您好!欢迎来到智慧家长课堂。
在前面两节课程中,我们聊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、学业目标。学习有动力了,有目标了,想让这个动力持久,我们还必须把这个目标落地到实际的学习中,做成一份学习规划,来管理自己的学习。那么,这节课,我们就来看看,如何做好学习规划,让孩子自己管好自己的学习。
孩子的学习规划,其实也就是孩子每一个学习目标的管理和达成。
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目标管理。
有三点:
● 第一点,做事情,有明确具体的目标,知道自己想达成的结果;
● 第二点,能够把目标拆解成具体任务,去完成;
● 第三点,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,能够监控自己的行动,是不是朝着目标,并做及时的调整。
目标管理这三点,落地到孩子的学习中,就是:
◆ 第一,孩子学习有具体的目标;
◆ 第二,学习的目标,可以拆解成学习任务,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;
◆ 第三,孩子在达成自己学习目标的过程中,能够监控和管理好自己的行动,并自我调整。
通过上一节课的生涯目标探索,我们已经和孩子找到了一个生涯目标了,比如,这一生的志向,是做个为人类心理健康而努力的心理咨询师。
有了这个生涯目标之后,就可以把这个大的目标,拆解成明确具体的目标了,心理咨询师,是个生涯大目标,拆解成学业目标:
● 一个专业目标:是心理学;
● 一个学位目标:是读到心理学博士毕业;
● 一个学校目标:是双一流的心理学很好的大学,比如北师大。
那么,我们中学的学业目标,就是高考考到北师大的心理学专业。
为了这个目标,高考需要考多少分,目前的成绩需要达到多少,我们和这个目标的差距是多少?怎么去缩短这个差距?都可以制定一个个小目标。
如果高考需要达到650分,才能实现去北师大读心理学的目标,那么我现在的成绩,三年后,能不能达到650分?哪些科目,还可以,哪些科目是短板,需要加强提升的。这样会形成一个各个学科的分数提升目标。
我们还可以通过名次来制定目标,比如,按照往年的情况,考到北师大,必须是到年级前50名,那么,我现在是200名的话,每一年,需要进步多少名?
这些都可以制定成一个个小目标,在实际的学习中,这些一个个小目标,可能会比那个遥远的大目标,更能激励到孩子。
另外,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活动制定每学年的目标。
学校的学业分数成绩,名次可以作为一个目标,为了三年之后的学校申请,我们还可以制定一些课外活动的目标。比如,如果想留学,你申请学校的时候,你的课外活动项,那你要在每一年,参加什么活动,就会更加重要。
这样,孩子就会有一个每学期的学习目标。甚至每个月、每一周的学习目标。
当然,在制定这些小目标的时候,我们也要注意目标管理的四个原则。
第一个原则是主动性原则:很多孩子,制定目标后坚持不了多久,其实是因为这个目标压根就不是他自己情愿的,而是我们家长自己给孩子定的。只有当孩子觉得这个目标,是我自己制定的,才会有动力去完成。所以,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不要干涉太多,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到合理的建议就行。
第二个原则是清晰性原则:比如跟孩子说,考个好大学,就是不清晰的,那考到双一流大学,就更清晰一些,考到北师大,那就更清晰了,越清晰的目标,越对孩子有激励作用。
第三个原则是挑战性原则:比如孩子本来就是班里前5名了,再制定目标的时候就要稍稍有些挑战性,跳一跳能够到,但又不是那么容易的目标,更能激发孩子努力的斗志来。那就定个年级前10名,这个就是个有挑战性的好目标。
第四个原则是适应性原则,这个目标,是不是符合孩子自己的能力,是不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?这些是要考虑的。
这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,总结起来就是把学习生涯大目标,拆解成中期、短期的学业小目标。
下面,我们继续说目标管理的第二步:把这些学习目标,拆解成可执行的学习任务,并做成计划表。
比如,我们想要把数学成绩,提高到140分,那么,我在数学上,哪些是自己努力就可以,哪些是需要报班强化提升的?再比如,我英语词汇量还可以,但是阅读不行,那我是不是可以报一个阅读强化班?
你看,这样拆解完之后,一个模糊的140分大目标,它就变成了一个个可以去努力就能实现的小目标,能执行的小任务,孩子就能更有动力和毅力去坚持了。
为了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小任务,在这里,我还推荐一个任务清单法。
比如,晚上写作业前,列一个清单,今天写作业,都有哪些,先后顺序怎么排?每一项都需要多长时间?1.2.3列出来,完成一项,打一个勾。
每个月、每学期的任务,也可以这样一项项列出来,完成后打勾。
这样做的好处,是一方面,孩子对这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很清晰,另一方面,每完成一项任务,他就会很有成就感。
这个任务清单法,可以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培养孩子的生活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,以后到了工作中,也会提高他的工作管理能力。
那么,孩子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,有落地的学习计划,最后一步要做的是什么呢?那就是及时监控和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,这也是目标管理的第三点。
我们可以协助孩子,进行每天、每周、每个月、每学期的这样的学习目标的复盘,看哪些目标都达成了,哪些没有完成,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,需要改建的是哪里,有哪些需要强化。
这样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学业的整个节奏了。
在这个过程中,可能孩子需要我们家长更多的协助。这时候,我们需要这样跟孩子商量,“你看,我们有目标,有计划了,在这个坚持计划的时候,我们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困难,你看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到你的。”这样的沟通,孩子是很愿意接受你的协助的。
比如,孩子说,我在学习的过程中,可能控制不了玩手机怎么办。那一家人,就可以制定一个全家人的手机使用家规,爸爸妈妈先带头给孩子做个榜样,孩子就有动力控制好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了。
再比如,孩子说,我努力了一段时间,发现,物理需要报个一对一的辅导,爸爸妈妈能不能帮我报?这样孩子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课外补课,比父母强迫孩子报的班,学习效果会好很多。
当然,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也会有起伏波动,你可能会着急,忍不住说孩子,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,倒不如,在这个过程中,多去发现孩子一些小进步,坚持得好的地方,你告诉他他哪里做得好,比纠正他哪里做得不好,更能激励他往前走。
还是那句话,用陪伴、协助、鼓励,代替强迫、管控、批评指责,是我们父母在协助孩子管理好自己学习时的一大重要原则。
以上就是我们这一节的内容了,我们再来简单总结一下:
孩子的学习规划,其实也就是孩子学习目标的管理。它分为三步:
第一步是把学习生涯大目标,拆解成中期、短期的学业小目标。
第二步是把这些学习目标,拆解成可执行的学习任务,并做成计划表。
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是及时监控和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。
▋互动练习
学习完今天的课程,和孩子一起,制定一个一学期的学习目标,并拆解成可完成的具体的详细计划。